找寻西山足迹 【作者】 冯丽华 ,1981年出生,现供职于西山煤电供应分公司总仓库。感言:生在西山,长在西山,工作在西山,用心感知、用笔感悟这片热土的脉动、心跳与呼吸。 【好句】 顺着这足迹不断寻找,感到西山长“大”了,西山变“强”了,西山长“高”了,西山变“美”了。 六十个寒暑交替,六十载风雨兼程,西山煤电集团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生日。古语云:十年树木。六十年的岁月轮回,我们的企业沐浴着党的阳光和雨露,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,已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。六十年的筚路蓝缕,奋力前行,我们的企业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。 这足迹,步履铿锵;这足迹,落地有痕。 顺着这足迹不断寻找,感到西山长“大”了,西山变“强”了,西山长“高”了,西山变“美”了…… 西山长“大”了。记得刚参加工作时,西山煤电的煤矿大部分在太原本部,而现在在吕梁山下、太行山麓、汾河之滨,都有我们的矿井、电厂,高高耸立的原煤筒仓,巍巍的厂房,向远处不断延伸的铁路线——矿井数量由八九个增加到十几个,煤炭产量由一千万吨增加到几千万吨。企业销售收入由几十亿元翻番到现在的上千亿元。我们的企业在全国炼焦煤企业中也具有了很强的话语权,企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,知名度不断提高,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昂然屹立在世界煤炭企业之林。 西山变“强”了。现代化的企业不仅是规模要大,而且在技术水平、管理水平、创新能力上要强,才能生存,才能发展。以前,经常听人们说,我们现在井下的生产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,煤矿的生产效率、安全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。而现在,井下的生产、管理、监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。其实,现在的井下,不仅仅是机械化,现代信息技术、新的采煤工艺的不断应用,也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。综采机、综掘机、千米钻机、薄煤层开采机、现代化的监测监控系统等等,为高效、安全矿井建设奠定了基础。这个“强”,还包括我们的发展战略的正确的选择,从“一煤独大”到发展“煤电材”“煤焦化”循环经济,让我们的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能够稳步发展。 西山长“高”了。十几年前,在矿区,职工们住的大部分是平房,生活设施缺少,住宿环境差,能住上楼房,那是很让人羡慕的事了。如今,漫步在西山矿区,几十层的高楼竞相比高,让千家万户“旧貌换新颜”,室内暖意融融、阳光明媚、窗明几净,水电暖、宽带电话样样齐全,小区里绿草茵茵、绿树摇动、喷泉似雾,家家户户欢声笑语。 西山变“美”了。 多年前,有一次从市里回家,出租司机一听说去矿上,连声说不去不去,路不好走。是啊,不用说他们,自己经常走的路,也感到坑洼不平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但现在去找出租车时,他们不再拒绝,因为西山的路好走了!是啊,平整、宽阔的马路,让汽车通行无阻。如果说道路变好了,让人们通行方便了,那么矿区到处建的小花园、小公园、小广场,让人们在休闲健身时有了好去处。你看,在夏日广场上悠扬的歌声中,大妈们都在高兴地跳着…… “姐姐,咱们开车去超市购物吧 !”妹妹的一声话,让我从寻找中回过神来,“好吧,好吧”,是啊,如果没有企业的发展,自己能买到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汽车吗? |